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北边的风

IT 钓鱼 养生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传统钓调漂的思考  

2011-07-18 23:39:32|  分类: 钓鱼经验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 本人是休闲传统钓者。学习能适应各种钓场的手竿简易钓法。在钓组的配置上,基本采用台钓的零件,但因目力不济玩不转台钓。于是放弃台钓的长脑线、雾化饵和细尾漂等手段,唯独追求钓组处于一钩轻触底的灵敏状态。调漂方法上一直沿用《钓鱼入门》介绍的手竿传统钓调漂法,其法可以归纳为如下三步:

  1.空钩半水调平水;

  2.挂饵找底;

  3.上移浮漂定水线,让浮漂适当露出即钓几目。

  这个办法简单好用,特别适应因视力限制和钓场限制不能采用台钓的休闲钓人群。笔者用这种方法制作钓组,采用约30厘米长的漂,漂尾比较粗以求醒目,双钩或单钩,短脑线。制作的大部分钓组可用,灵钝适度,钓获不错。但也有几副钓组虽然都是用同样的步骤制作,却嫌过分迟钝,以致于挂面饵垂钓时,饵团化散离钩了,漂上还看不出来,钓获当然就很差了。在钓鱼人看来,少上几条鱼都可以接受,但漏掉了漂讯和鱼讯却是不能容忍的。所以笔者就深入思考分析这套办法的原理及不足之处,试图改进完善。

  首先分析上述三个步骤的含义及目的。

  “空钩半水调平水”是通过调铅坠让浮漂全部入水,漂尖平水,钩不到底,钓组在水里呈平衡状态。这一步的目的似乎是让钓组总浮力和重力达到基本平衡,在这种状态下,浮力和重力的细微变动都会使钓组失衡而反映在浮漂上,这是调漂的基础状态。

  “挂饵找底”是挂上饵料。钓组的重力增大,破坏了平衡,钓组下沉,钩饵到底或轻触底,保证钓鲫鱼等底层鱼的需要。

  “上移浮漂定水线,让浮漂适当露出即钓几目”,这是将基本调好的钓组浮漂提升到目力所及的位置,并适应当地的水深。

  通过粗略分析,这套方法似乎确有道理,但笔者在家利用调漂筒进一步试验和观察,发现这种调漂法还是不够精确,容易产生迟钝的钓组。

  在调平水时,如果一副钓组确实处于平衡状态,那么它应当能在任意水层中悬浮,当然上限是漂尖不出水面,下限是钩不触底。其实漂尖平水的状态不是真正的平衡状态,而是浮力略大于重力,通过调漂筒可以观察到这个结论。反之,如果浮力略小于重力,则钓组会下沉,直至钩触底。真正的悬浮状态是不容易得到的。相信众钓友也有体会。

  在平水状态下挂饵,就一定能够找底吗?其实也不一定。因为饵团有重量也有体积,挂饵既能增加重力也能增加浮力,只有当饵团的比重大于水,它才能产生找底的力量。这个力量如果还不足以克服平水时钓组略大的浮力,那么饵钩仍然不能到底。也就是说,第二个步骤的目的也许会落空。尤其是在钓场调漂时,看不见水底情形,很可能就找不到底。

  再看第三个步骤,上移浮漂定水线。漂尾部分出水,使得浮力减小,减小的数量由浮漂的粗细及长短决定。浮力减小,有可能使未找到底的钓组正好找底,而且处于很灵敏的状态。可是对于已经找到底的钓组来说,浮力的减小又会形成双饵落地,甚至于铅坠也落地,钓组也就很迟钝了。

  分析完了再回头看,产生迟钝钓组的原因就比较复杂了。如果依照办法调平水可能找不到底;如果第二步让钓组下沉,钩触底,第三步上移浮漂可能形成迟钝。

  沿用同样的调漂步骤,产生不一样的钓组,显然问题出在钓组的各零件及其配置组合上。若要进一步探究其中各自的作用和影响,恐怕要做一篇大文章了。作为普通的休闲钓者,如此这般似不必要也不太可能。那么出路何在?我想还是要因地制宜、因人制宜,不要企图按照固定的套路去解决一切的实际问题。既按老办法又有新变化地去制作每一副钓组,才是正道。常变常新,这也许是钓鱼活动的魅力之所在吧。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5884)| 评论(0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